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专题特刊 » » 安徽省美术成就、合肥市重大题材美术创作

 

人物画长卷《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

李健锋

1

    2003年11月20日,《安徽日报》在文化版发表了来自首都北京的一条数百字消息:“本报讯: 为宣传安徽,展现北京安徽大厦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和全面装修改造的崭新面貌,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委托省美术家协会创作一幅旨在弘扬安徽文化,展现安徽悠久灿烂历史,表现‘华夏英才、盛于江淮’精神风貌的大型写意工笔重彩画 《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日前在北京安徽大厦装置完成。《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以三十位代表安徽对中国乃至世界文 明发展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整幅画面构图精美、大气磅礡。连日来,在京部分知名画家、评论家多次来大厦参观,一致给予高度评价。”

    消息发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不小的轰动。皖籍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先生来到画前仔细端详,认真听解说,细细品味画中人物,频频点头称好,为安徽名师大家辈出感到自豪。当看到自己和“两弹元勋”邓稼先出现在画面上时,他沈思良久,指着画中的篆刻大师邓石如说:“他是稼先的祖上。”接着指着画中的自己风趣地说:“我是画中唯一活着的人”。与之相比,安徽美术界则泰定依然,波澜不惊,反映相当平静,甚至令人感觉有些冷漠。安徽美术家似乎更多地认为,《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创作,其“本质”是一个政治任务,是一次社会活动,而不是一种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行为;《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作品则不过是安徽人在首都这一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塑造区域形象、展示区域身份的一张文化名片而已。这和几十年前,人们对待赖少其组织创作人民大会堂安徽厅装饰画创作时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

    但是这个创作群体并未接受这样一种极为表象肤浅的定位。近数年来,他们 以《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创作为中介,甘于寂寞,辛勤耕耘,不断以资源同享、风格互补的群体共生格式,对安徽省历代文化名人生平事迹、历史贡献、文化内涵、风格特征以及与之相关文献遗存进行深入细致的摩娑打理,一次似乎“偶然”的创作任务,成为他们通过艺术创作获得区域文化自觉的契机,成为重建自身精神生活的通道。2005年7月,为迎接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在合肥召开,为向世界各国美术家展示从春秋到当代安徽历代文化名人栩栩如生的多彩形象,在安徽省美协和合肥市文联的支持下,创作组召集合肥、芜湖、淮北、亳州八名中青年重彩画家经过数月的努力,又一次完成了《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制作。

    同一作品的重新制作,不是前者的简单重复、模仿、复制――不是简单的克隆,而是主题的深化,技术的提升,内涵的丰富,风格的完善,总之,是画家群体创作文化自觉与图式转换的双重变奏。

2

    文化制约着人类。作为一部纪念性的宏大历史叙事作品,《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有着自己明确的文化主题:“丹青凝彩,群贤图成,奋发卓立,继起后昆;扬我皖史,传我皖人,兴我皖学,壮我皖声!”不过,一厢情愿或别有用心的主观认同是一回事,真正现实的血脉不断、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是另一回事,一切的关键,仍然在于创作主体和图式表现是否达到了真正的文化自觉。《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创作的特殊意义,正在于画家群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表现出以形象塑造的审美直观,重新建立区域文化传统中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精神联系的努力。

    安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安徽人创造出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文化积淀十分丰富。但是,一百年来遇到的内部鄙薄否定和外部冲击挤压的双重挑战,当代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身份确证压力,都使人们的文化认同在心理和图像两个层面处于迷乱甚至破碎的状态。为了准确把握安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内涵特征,《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写意工笔重彩创作群体专门聘请了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霖研究员作顾问,定期举行安徽历史文化讲座,邀请安徽大学的教授、青羊宫的道长、九华山的方丈、徽剧团的名角等哲学界、文学界、戏剧界、音乐界、宗教界的知名人士,讲授老子与水的智慧,朱熹思想中理性主义的学术渊源,探索徽州文化的特征与价值,徽州风水的来龙去脉,追寻桐城文派的昨日今朝和徽剧、京腔的旧貌与新颜……

    通过多层次的学术探寻和文化浸染,《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创作,显示了创作群体对安徽文化整体特征和具体内涵的全面把握能力。“皖山徽水,人杰地灵,江淮英才,盛名中华”,画中精心刻画的30名历史文化人物,老子、庄子、华佗、曹操、曹丕、曹植、王番、嵇康、毕升、梅尧臣、朱熹、李公麟、程大位、渐江、邓石如、程长庚、方以智、戴震、方苞、吴敬梓、梅文鼎、王茂荫、詹天佑、胡适、陈独秀、陶行知、黄宾虹、朱光潜、邓稼先、杨振宁――是安徽区域文化最具代表性、典型性同时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深远影响的伟大人物,是皖山徽水经由千百年造化孕育出的天地人文精灵。

    作为人类发展的“母体”,地域文化不是“异国情调”的旅游纪念品,不是现代文化交流的“土特产”,而是特定的地域社会群体建设当代文化的不可替代、不可重复的精神资源。《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创作,似乎特别强调了安徽历史文化中尚智崇艺的理性主义传统,展示出安徽特定的区域文化遗传信息和现实生命形态符码,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成为对安徽甚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谱系进行梳理的过程。展开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面对绚丽多姿的人物全息表征图像,从中所识、所感、所悟,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从直观的形象中,从理性的事实里,感受到了一种对文化母体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真切体验和强烈关怀,开掘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

3

    在图式表现方面,《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也是饱含着数位画家汗水和心血,具有独特意匠和精湛技巧的巨制佳构,特别突出了“写意工笔重彩画”的新方向和具体图式中的徽派因子。

    作品在长710CM,高145CM的有限空间展示30位历史人物的真实图像,需要画家对全景图式进行整体设计和把握的高超能力。《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选择了传统人物画的长卷形式,但是却没有采用惯常悉见的分体绣像形式。作品依时间顺序在画面有机展开,通过人物有序罗列、前后并置、重叠、交叉、疏密,通过不同时代人物形象的不同刻画,人物形体的不同大小,高矮胖瘦,通过服饰的变化、甚至手中所持物品的不同,以形体、线条、色彩的多重复调格式,表现了安徽文化历史人物这一历史过程具体单位的具体含义。作品主体旋律严整,个体生命形态鲜明,将变化与统一的艺术关系升华到了完善和谐的地步。画面呈现的整体节奏,令人感受到了极为生动优美流动性,在由人物形象所构造的流动性中,人们读到了历史和文化的睿智。

    在人物的具体刻画方面,画面所绘形象各异,体态生动,造型优美。老子是深邃玄妙的,庄子是潇洒飘逸的,曹操气宇轩昂,朱熹庄严凝重,邓石如超然清瞿,吴敬梓忧愤落魄,还有近、现代,陈独秀的自信高傲,胡适的清通平易,陶行知的诚笃,朱光潜的典雅,邓稼先的仁厚忠义,杨振宁的冰雪聪明……。“构图虽无笃定之情节”,时代、地域亦相隔久远,然而人物之间却似乎如有顾盼回眸,交错回旋,相向对语诸状,主次分明,谐而不乱,气韵生动。在具体的造像技巧方面,作品没有采用现代纯粹写实的方法,而是继承了中国画写真的传统,尤其是吸收了徽州遗存最多的容像的造型手段,通过线条勾勒、淡墨烘染、色彩渲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质感。对历史文化名人个性特征的表现,作品分明贯穿了中国传统人物画骨相学的意识,具有惊人的文化深度。

    工笔重彩画作为中国画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自身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完整的经典技法程式是极为强固的。参与《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创作的八位画家,都有着扎实的传统功力,并且有着自由开放的创作心态,试验过喷、刷、泼、贴、滚、漏、拍,更有冲撞、透色、发色、堆塑、沥粉贴金等各种手法。在《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创作中,他们站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各种样式、技巧与材料的交叉点上自由地择取,精心地尝试。作品不仅采用传统的描、写、绘,而且融合了青绿金碧山水画的传统特点与现代绘画的形式感,将线描人物的传统技法与现代绘画制作技术有机地结合,通过墨与色的交融,强化肌理制作,从而衍生出绚丽斑斓、浑厚灵动、古拙朴茂的艺术魅力。在形态细微变化的把握上,以及用笔和墨色分染上的虚实变化上,可以看出画家艺术处理上的独特匠心。

    在总体的风格特征上,《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创作特别揭示中国绘画艺术写意的本质,即连工致细密的工笔画,同样也需通过以形写神或以神写形而抒情达意,同样推许气韵生动。工笔画的高手从不汲汲以羁勒为务,他们虽尽可能深入地刻画物象的意态神韵,目标乃在于传达主体的精神匠意。在《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徽派文化精神内在气质的审美观照。比如对学术和艺术传统的尊重,对细节特征的追求,对神秘幽微气息的感悟,对多重复杂关系的爱好,对历史层累和文化积淀秩序的细心体味,都是构筑徽派写意工笔重彩艺术的诗性要素。

4

    《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创作,由省美协主席章飚为艺术策划,省美协秘书长张松担任艺术总监,省美协常务副主席陆鹤龄担任艺术指导,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霖担任历史顾问,由省美协副主席张国琳为首的八名颇具实力的省内中青年画家,组成精干的创作群体。在以张国琳提供的《江淮风流》原创稿及历史资料基础上,由吴同彦、王仁华整理为线描,谢宗君、罗耀东、林琳、马群鸿、隋鸿君等采用现代重彩肌理制作底图,经过群体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一气呵成。就创作的组织策划方面而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落,通过苦心经营,集体创作巨幅写意工笔重彩人物画,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一次成功的范例。从区域美术发展的角度考量,《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的创作,已经超出了以群体形式完成一部艺术作品的意涵。以作品的创作为契机,安徽写意工笔重彩画家群体,初步形成了多元共生的艺术状态,呈现出整体艺术面貌。

    正如一些权威评论家所说,安徽写意工笔重彩画家群体经过多年的沉潜积累,已经具有了在精神内涵和图式表现方面的鲜明特征。如朱秀坤的深具传统功力中的秀美、典雅,如张国琳依托扎实的西画功力,对传统工笔重彩画的探索、试验;还有王仁华在大面积墨色与局部轻快色彩的对比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情感语汇,潘望森以传统青绿山水技法入画,融以现代构成理念,陈林融历史文化于现代图式,画面中透出浓郁书卷气息,谢宗君远承青绿山水衣钵,间以现代画理画法寻找写意重彩新途径;又如张煜的融水墨写意性的浓妆淡抹,吴同彦以严谨的造型结构参以清雅的设色,桑建国在形象写实基础上追求细节的微妙、优雅,隋鸿君的传统语汇的现代诠释,罗耀东散文诗般的学院气息,于波亦印亦写所造就历史痕迹和理性分析,唐大柱韵致雅谈的闲庭思绪,胡礼惠的不失传统意蕴的现代构成,马群鸿盈盈清风般的女生情调,张小祥令人遐想的幻影美境等等。

    近年来,他们在全国或区域性的美展中频频获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诸多成就。潘望森先后获得199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山水画大赛”铜奖,1999年全国中国画展银奖,王仁华获200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金奖,谢宗君获2002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赛”金奖,陈林获200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安徽区金奖, 张煜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3年全国中国画展”金奖。2004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王仁华创作的《美眉》与桑建国创作的《花季》分别获得铜奖、由谢宗君创作《辉煌》获得优秀奖。最近从“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t)代表大会·美术特展”评委会上得知,由张国琳、吴同彦、王仁华、谢宗君、罗耀东、林琳、马群鸿、隋鸿君合作的《安徽历代文化名人图》获金奖;桑建国创作的《伴娘》获银奖;王仁华创作的《花非花》获铜奖;隋鸿君、张国琳合作的《江山万年图》和谢宗君创作的《老墙新绿》获优秀奖。

    他们的突出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安徽美术界已经形成了“写意工笔重彩画家群体现象”。

    这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他们不是一个为了完成一件或几项政治创作任务由官方召集的临时集合,与当下的画坛的离散状况不同,他们不是一些各忙各事、各谋各利的乌合之众。为了对长期保守沉寂的安徽区域美术能有所贡献,安徽写意工笔重彩画家群体似乎有意识地担负起了“整合资源、开拓视域、深化内涵、强化风格、构筑平台”的艺术责任。他们是新徽派美术真正扎扎实实的实践者。他们一方面保持着作为艺术家的个性,同时在不断共同的采风、写生、读书、研讨和创作、展示活动中逐步形成了“立足皖山徽水,依托徽学底蕴,继承徽派文脉,营造徽式语境,构建徽派写意工笔重彩画艺术”的基本理念。

    这是一个有主张的群体,一个有实力的群体,一个有希望的群体。



                                                        2005年8月8日合肥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