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文艺评论 » » 美术评论

 

 

气韵生动   趣味无穷

    ——郑伊农书法艺术赏析

来源:《滁州日报》 作者:何泽厚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什么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最近有两位年轻书法爱好者和我在茶座里探讨这个课题。我和他们说起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的一句话:“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我理解王僧虔前辈所谓“形”、即点画线条及结体,“神”即书法的神采意境。我认为这句话是对中国书法艺术内涵的深刻提炼和高度概括!说实话,在书法界无论古代还是当今,书艺真正能达到神形兼具者实在不多,然而最近当我认真欣赏郑伊农先生的书法作品时,我有了一种心灵震撼的感触。

提起郑伊农,业界可能还会有些微词,因为郑老为人坦诚率真,与人交流艺术时直言快语、心想口出,难免有时会伤及他人面子,然而他却语出竟忘、不对任何人有恶意,更不去计较任何人。为了艺术他与世无争、淡然一切。

郑伊农少年时便显露艺术才华,1950年,年仅17岁的他便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州美专,受到了颜文梁、刘海粟两位先生的熏陶;1960考入北京中国画院“山水画研究班”,得到著名画家吴镜汀、关松房两位先生亲授,系统学习了宋元明清诸家山水画法。期间又多得娄师白、陈半丁、秦仲文等名家的指点,自此打下扎实的艺术根基;1979年他又应文化部邀请赴京,与朱屺瞻、吴作人、李可染等艺术大师共同创作,历时4个月为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场馆创作了百幅作品,受到叶剑英副主席的亲切接见!叶帅还欣然题下“画家渔叟喜相逢,……”的诗句,多年来被业界传为美谈!

作为风格成熟的国画家,郑伊农的艺术之路无疑已经走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前沿、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然而,恰恰是其国画艺术的闪亮光环掩盖了他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最近我在欣赏他的几幅书法作品时,更加坚定了这种看法。

我认为,作为杰出的书法大师,郑伊农的书法价值并没有被更多人所了解。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郑伊农的书法功力就已很深,八、九十年代他还长期担任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主持工作。退休后,由于他多年的隐居简出,我省书法后人知之不多。所以,我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郑老的书法根基。

郑老家学深厚,6岁习字,10岁读《史记》,大字从颜真卿入手,小楷学赵孟頫启蒙;中青年时期,在众多名师的教导下,他深谙书画同源的道理,认真临习了《郑文公碑》、《石门颂》及《爨龙颜碑》、《爨宝子碑》等五、六种名家碑帖;36岁后,他对黄庭坚、王铎、傅山等深加研究、心摹手追,同时大量读帖,对李北海、苏东坡的颜字也加以研习;郑老近十年来喜习隶书,对《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汉碑所下功夫颇深。

观郑老书法,扑面而来的便是灵动的气韵!我以为这是超越了章法之美的更高层面的神采美。神采贵气,气从何而来?虚实相生也。“实”是指有形的,包括用笔、结构、墨法等内容;虚者,无形也,气象也。郑老的书法作品字字相生、行行相生,与其山水佳作一样充溢、弥漫着生动的气韵,风格质朴,凝重而灵动。读郑老的书法作品,趣味无穷,我们会产生一种很大空间的审美想象。你会感叹,此乃大家之作,绝非常人能及。事实上,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每一时代也不过数人而已。

郑老的书法不仅神采美其每一笔划都见功力,几乎每个字都经得起专业书法家和美术批评家的反复推敲。为使读者不嫌空泛,我们不妨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解读、鉴赏。

《初春小雨》是庚寅之冬的一篇佳作。通篇贯气,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感。大美天成,出于自然,这正是郑老书法的特点之一。即使是一幅新作,悬挂也好,摆在地上也好,她总是那么自然。我多次请郑老题词,他都是直接摺纸动笔,有条不紊,不慌不忙,书写时笔势流畅,随长就短、随方就圆,收放裕如,缓疾有致。试想,在短短几十秒的叠纸时间里,书法家怎么可能刻意地安排好行气与布白,更不可能安排好每个字的干枯、浓淡与点画顾盼,最多也只是在叠纸时大体考虑了通篇的章法而已。我以为这是真正的“意到不求工、心忘方入境”!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说:“点之形式各有其形,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鹗口,或如鼠矢”;宋代书法理论家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观郑老书法之“点”,可知王、姜之言不虚也。如《初春小雨》中的“小、雨、润、满”等字的“点”画,都各不相同,因势而出,顾盼灵动;而“草、色”等字中的短横、短竖也被处理为“点”,这种点睛之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草色两字仿佛真有了眉目、活了起来。藏巧于拙,看似不经意处却匠心独运——这也是郑老书法的特点之一。

郑老书法的结体得益于其高超的绘画艺术,他擅于稳中求险、险中求美,平中求曲、曲径通幽。如《初春小雨》中的“润”字,左边的“三点水”令人拍案叫绝,上面两个“点”与底边的 “点提”顾盼呼应,形成一体,兼与上面的“小雨”两个字呼应衔接,最妙的是右边的“闰”,呈敞开之形,仿佛春雨淋漓而下,把里面的“王”字晕成一团……

带着这种妙趣赏析,笔者不知不觉地已被眼前这淅淅沥沥的春雨撩动了心扉——痒痒的,酥酥的,引起了我无尽的遐想:田野,若有若无的柳芽,蒙蒙小雨,似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若隐若现的草色透露出生机,万物在复苏……。欣赏中所产生的这种奇妙的享受,笔者甚至无法表述得清晰明白,只有靠读者自己去感悟了。

我与郑老结缘虽然只两年有余,但随着交往的深入,我受其指点和恩惠颇多,每思之,总觉无以回报。相识之初,他得知我学的是理工科,却爱好历史和书画艺术,为我书写了一幅书法“物艺相通”,他认为我所学的理工和历史知识对我从事美术评论都是大有裨益的。后来他又题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赠我,勉励我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学以致用,向大自然和社会实践学习。郑老重视书法的内容美,笔者从中也受益匪浅。我对郑老的人品、学识和书法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正是从这几幅作品开始的。

古人说“功夫在字外”,书法神采来自作者的素质修养、个性特长和思想情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值得强调的是书法作品的神采之美,是书家学识修养的自然流露,并不是刻意创造的。某种程度上说,臻于书艺高峰的书法家们,大家最后较量的就是字外之功夫。

郑老强调书法家想一夜成名是不可能的!他说,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书法大家不是从临帖开始的,临摹实际上就是向古人学习和继承的过程。当然,由于学识和悟性的差距,临帖有得法与不得法、得法快与慢的问题。

郑老一向乐于提携年轻人,十几年前、心脏尚未有恙时,他曾多次义务为一些书画协会做专题讲座,对上门请教的中青年,问必答,答必详。中青年书家欣赏、解读郑伊农书法,至少有三种受益:一是如何继承传统?郑老书法来源于传统,尤其体现在他的用笔和墨法上,其笔墨功夫深得古人的精髓,值得我们学习;二是如何创新?郑老的书法创新主要体现在汉字结体上,他的书法具有“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代表性。创新来源于继承,创新又是发展的源泉。从历史上看,书法艺术始终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这也正是中国书法能够几千年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三是如何才能达到气韵生动、趣味无穷的境界?这要联系郑老丰富的学识、阅历和高尚的人品来探讨,绝不是读死书、死临帖能解决的问题了。

郑老潜心艺术,淡泊名利;他卓尔不群,处事高格,为人低调。其高尚的品格,读其画册亦可见一斑,目前装订豪华的名家画册比比皆是,但是郑老的画册简单而且略微寒伧,其中甚至还有未装裱的作品。我与其交往近三年,每遇谈政治、闲事,他必三缄其口;若交流艺术,他则坦诚率真,直言不讳。郑老不屑与低俗者来往,他一生以自然为师,攀五岳,登黄山,走川藏,舟行五湖四海,……

埋着的金子也发光。我以为,郑老的书法艺术尽管缺少宣传,但是必然还会加冕于耀眼的光环,也必将引起业界瞩目。

名列当代书坛大家,载入中国书法史册——郑伊农当之无愧。

 

                            辛卯三月于合肥                   

作品欣赏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