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文艺评论» »美术评论

 

“千毫万页纸  磨锭养心娴”

      ——尹思泉先生书法艺术刍议

作者:龙成前

记得在三年前的六月为尹思泉先生写过一篇短文,不久又获赠书法集《思泉吟草》,为之欣喜,细细品来感触良多。
   
思泉先生于九十年代出国创业,在美从商,然而对书法情有独钟,工作期间,坚持习书。其书多为自作诗词,其诗有情,其笔有源,诗书合一,意趣天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再现了历史的嬗变。在北宋时期出现的书家群体,对于中国书法史,尤其对明清阶段有着深远的影响。北宋书家中最为人称道者,宋四家,米芾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我国书画史上的一代宗师。米芾的成就在于他的独创性,面对法度森严的晋唐书法大肆改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洗二王恶习,照耀皇宋万年  苏东坡对米芾书法的赞誉是:真、草、篆、隶,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思泉习书用功堪称典范,数十年未间断,用他自己的话:“余习书约三十载,走过九成弯路,唯一成收获。”谦逊之语得见其本性敦厚,言之走过九成弯路唯一成收获耳,孰不知,这一成收获需要多大的毅力与恒心?米芾有句:“一日不书便觉思涩”即是同道同感。《宝真斋法书赞·米元章临右军四帖》米友仁跋云:“先臣芾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与小箧,置枕边乃眠。好之之笃,至于如此,实一世好学所共知。”可见精勤乃学书成功的先决条件。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意即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过问,亲自去做且必须坚持,毫不懈怠,何况书法耶?思泉先生正是这样精勤习学的,为此,他特别书一幅“事必躬亲”,此作书来温润淡雅,笔画挺拔劲健,虔诚如铭

巧的是我与思泉一样喜好米书,余亦习米20余载,初涉元章《蜀素》、《苕溪诗》,后得《复官》,为其体势展拓、潇散奔放、笔致浑厚爽劲而心摹手追。因与思泉先生是书友同道,话语投机,余亦仰慕尹兄之才,痴米之深。

《思泉吟草》精选书法作品五十一件,书体以行书为主,兼有行、草、隶等,幅式繁多,中堂、条幅、斗方、扇面、册页和手札等应有尽有。

其中有幅小品“木桶偶记”饶有意趣:“世界之大,物以稀为贵,儿时担水之桶,今见仿制品标价于市,桶为木制,加以铁箍,刷桐油,几十载不朽无漏,挑者为桶,提者称量,吾乡人今犹用之,而洋人购作装饰物,恐未知其本用也,泉。”外国人不知木桶能作挑水之用,好奇者遂购来做装饰,这也说明外国人还有不少地方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因此加强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木桶偶记”通篇行草构建,凡七十二字,字大不过二寸,作者是带着对家乡思念之情,用心而书。无尽的乡思,融于笔端,愉悦的情怀撒满一纸,体现在作品上的线条既舒缓又灵巧;技法娴熟如行云流水,不激不厉,韵味悠然,虽无凌厉的笔道,细品却觉其寓刚于柔,恍若太极高手于有形无形处轻扬曼舞……“为、以、物、今、制、桶”等重复字的写法不尽相同,体现了作者对字形的把握随遇而变已达境界,大有老米《紫金研帖》的筋藏肉盈、姿奇态逸而灵活用笔之妙,亦存明人闲适之风。

但凡习书,古往今来,必先过临习之门,得中矩之规。米芾也不例外,他给自己的定位是集古字, 清人王文治曾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一方面米芾对古人表现出特别的厌恶情绪,动辄恶札恶习骂不绝口,一方面谁也没有像他那样对古人痴迷。在二王不多的几幅传世摹帖中,出于米临的就有《中秋帖》、《鹅群帖》等,甚至一向被确认的褚遂良摹《兰亭序》,亦被专家猜测为米所临,其沉迷传统之行径令人赞叹,于是,号称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米体独步书坛并在书法史上大放异彩,成为尚意书风中最风流倜傥的一种风格,他是一个地地道道地把二王写意抒情书风推向颠峰的大家,至此,奠定了米芾在书法史上坚不可摧的地位。曹宝麟先生在《米芾评传》中说:“百年必有伟人出。自苏轼、黄庭坚、米芾三杰崛起……米元章以超人的天份,渊博的学识和卓绝的勤奋,为自己赢得了万事不祧的地位。”宋代虽还有苏、黄、蔡,倘若没有米襄阳,宋代的整个书法史的光华定会大打折扣;书坛若少了米元章,我们所要谈论的话题与神情,也会淡而无味了。

思泉在临习之路上是下了工夫的,并不是一味地盲从媚古,在学米借鉴的过程中,善于思考,何为己用,拿捏有度,故尔脱于流俗,其间有自己的思想,线条里有个性的展现, 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思泉作书,多取法于米芾,兼取诸家之长。学米芾得其清秀流利、潇洒俊逸;习王铎得其沉鬱稳重,大气淋漓;旁及怀素、孙过庭、随意自然。”(薛元明《世浪连天涌,心如一镜平—尹思泉书法目议》)

如 “怀乡”两首,斗方作品,行书十行,第一首“家在庙塘垂柳边”写的是作者老家的景致,但见“垂柳芩花、炊烟流水”农家门口,菜农“手把肩挑”,人来人往,好一派芳村热闹和谐景象……至此,作者觉得意犹未尽,接着题写“荷塘茅舍二十年”以“荷塘茅舍、鱼田浮鸭”来丰富前面的内容,一句“日暮浮鸭知自返,秋深游子未曾还。”把一个思念家乡的游子形象活脱脱书写在了宣纸上,两首抒情田园诗朴实无华、情浓笔浓,读来亲切感人。此作点画和结体上,深得米字精髓,稳不俗,险不怪,润不肥。在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善于将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有机统一,独出机杼;整幅作品运笔顿挫,线条劲健俏丽,笔锋的轻重转折游刃有余,整体布局舒展妩媚,气韵俊逸,余味丛生,给人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感动。

思泉好游山水,有的诗将自然之景与朋友之情相互交融,信手拈来。其与友人游览黄山并访屯溪老街就有所反映:“三月阳春下九华,四雄好友上莲花。气豪神壮青云步,陶醉芳心觅苦茶。”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好友相邀,踏青登高观景,满目春色,神清气爽,何等悠哉乐哉!诗与书带给人们的意境已经超出了诗本身,令读者随着诗人的牵引一起陶醉在那美妙的山水与香茗之中……再看此幅中堂,整幅作品线条流畅,气韵生动,很好地把自身情感、意趣揉进到了创作里。其中“阳、友、莲花、气、心、苦”等字如出元章之手,“莲、游”字的走之底更是深得米字特点,左低右高,左重右轻,好似一叶疾进的小舟,船头正稳健地冲开水路并压住水浪挺进,细品之,还可以体会到小船行进中那有节奏的摇摆……这些若从书法上怎么也难以把他与一位公司总裁联系到一块,可它偏偏就出自这么一位儒商之手。

其他如扇面旧作“如舟拍海此生飘”、“若出金石”及“若道吾乡已有三”,立轴“碧空溶溶月华静”,长卷“思泉自叙”,横批“古有笔成冢”和手稿“写尽离怀老少颜”等,都充分展示了思泉先生诗书艺术天才,各具风神,风格特点直逼二王;有对创作过程收获与体会,也有对个人多年创作的心得;其中手札小品亦占有一定分量,如“夏晚修庭草小吟”、“事必躬亲”、“临米芾向乱帖”、录“陆放翁词·驿外断桥边”等,这些小品均能以性情取胜,以趣味求胜。然而,如今各类书展赛事,都追求展厅效应,要求大作,以产生视觉冲击力,故小品极少,我们知道,小品的弊端显而易见,一览无遗,流于虚张声势,但思泉创作小品从容不迫,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章法布局灵活多样,正所谓胸有成竹,驾轻就熟也

掩卷而思,倍觉尹兄不易,身处异乡,知音同好匮乏,年年耕耘不止,矢志不移,在繁忙的业务闲暇孜孜以求,这份执着追求的信念令人敬佩。不难想象,假以时日,思泉先生书法臻于人书俱老的境界应为可期。“千毫万页纸,磨锭养心娴。逸少至怀素,情钟宋四贤……前路长何许?迢迢万里帆。”祝福思泉兄的书法之路愈走愈高,愈走愈远。

              00九年九月二十六日于吟龙石馆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