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书画网 » » 安徽文化 » » 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2)

 

八、传统技艺

(一)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申报单位:阜阳市界首市

界首三彩陶工艺源于唐代,秉承了“唐三彩”遗风,吸收了中国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工艺中自成流派。

界首三彩陶的制作工艺、题材选择和色彩运用趋于质朴、粗旷与厚重,为了适应这种风格的需要,在胎面的制作上,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中表现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剧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这中间产生了以芦山义为代表的“刀马人”。三彩陶体现了北方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了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

界首三彩刻画陶艺术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界首市颍河南岸,散布于约十三个村,因每个村子村民都以业陶为生,并且村名均以“陶窑”为名,因此,俗称“十三窑”,现属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辖。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工艺陶瓷厂,现为三彩刻画陶的主要制作生产地。

界首三彩刻画陶是民俗艺术的精华,99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考古发掘中,曾出土了大量界首三彩陶片,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也珍藏有界首三彩刻画陶。

 

(二)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申报单位:芜湖市

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国画中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区别其它、独具风格的艺术。

芜湖铁画,先后参加了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1959年~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芜湖铁画历经了340多年的承传和发展,在传统形式的尺幅小景、画灯、屏风基础上,又创有立体铁画、盆景铁画、瓷板铁画和镀金铁画,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和文化礼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艺坛独树一帜。

(三)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休宁县

万安罗盘制作业始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中叶,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民国4年(1915年),“吴鲁衡毓记”罗盘、日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万安罗盘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罗盘制作技艺,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的工艺特点,对工艺流程和技艺手法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一具罗盘的制成,需要各种不同工种的协作,一般要经过制坯、车圆磨光、分格、书写盘面、上油、安装磁针六道工序。

根据罗盘的直径尺寸,其规格约有11种, 2.8~5.2寸的为小型罗盘,6.2~8.6寸的属中型罗盘,8.6寸以上的属大型罗盘。

按盘式分,主要有“三合盘”、“三元盘”和“综合盘”三种。三合盘的主要特征是由三层二十四方位组成,可以定向、消砂、纳水等。三元盘的主要特征是有易卦六十四卦圈层,一般只有一层二十四方位,可用元运推其方位之吉凶。三元盘又称“蒋公盘”或“易盘”,因其易卦层为名师蒋大鸿所创立。综合盘是综合了三合盘和三元盘的一些主要圈层组成的,综合盘层数细密,内容庞杂具有多种功能。

万安罗盘是一种既能用于航海辨别方向又能用于城市乡村民居建筑风水占卜的传统工具。

 

(四)宣纸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宣城市泾县

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有“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之誉;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防腐防蛀,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之称。

宣纸发明与唐代宣州泾县,因在宣州集散而故名。唐代就已被列为贡品,为“文房四宝”之首,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宣纸自诞生以来品种不断增多,古籍记载,宋代生宣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加工宣有珊瑚、云母笺、洒金、蜡笺等。明清又有宣德贡笺、金榜、潞玉、罗纹、卷廉、连四等,加工宣则又有仿唐“薛涛笺”、仿宋“金粟藏经纸”、“梅花玉版笺”、“玉色粉蜡笺”。或洒金,或措银,在制造和加工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解放后宣纸的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出各种规格的棉料、净皮、特种净皮、纯皮等品种,并不断创新,成功捞制了“丈二”、“二丈”等新品种。“二丈”宣纸作为迄今为止捞制的最大尺幅的宣纸,于2000年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由宣纸派生出来的加工产品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用宣纸制成的扇面,深受人们喜爱,在折扇上题字作画,使折扇在实用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化情趣。还有一些特殊纸,在加工时加入植物花卉,用作窗棂纸、灯笼纸,既传统又典雅。

宣纸艺术一直被专家学者和国家领导人所关注,1964年郭沫若视察泾县宣纸厂,并题词:“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多次来泾县并多次题词:“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白如云、柔如棉”等。2001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泾县宣纸厂,并挥笔题词:“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多年来,众多学者著书立说,研究和宣传宣纸这一特殊的艺术产品。 

(五)徽墨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黄山市屯溪区

制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是我国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墨是我国制墨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经炼烟、制胶、和剂、做墨、晾墨、打磨、填字等工序,制作而成的一种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史料记载,唐代末期,河北易水人李廷珪父子“流离渡江,睹歙中可居造墨,故有名焉。” 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朝廷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徽州成为制墨中心,墨肆林立,出现了“徽人家传户习”的制墨景象。清代制墨业出现了四大名家——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曹素功等。1915年胡开文制“苍珮室”牌“地球墨”,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金奖。

徽墨品种繁多,有桐油烟墨、松烟墨、漆烟墨等几大类型,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品质,是书画家的必备用品。同时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书画,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之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屯溪区、歙县是徽墨的主要生产地,所制徽墨,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桐油烟”与“漆烟”的制墨工艺广为运用,生产达到很高的水平。徽墨还以精美的墨式著称于世。出现了《程氏墨苑》、《墨谱》、《墨海》等一批墨谱,既为研究徽墨提供了重要史料,也是明代版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徽墨生产技艺复杂,多道工序有其独特的秘不视人的绝技,由此形成徽墨的不同外观与内在品质。这些技艺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多人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六)歙砚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歙县

歙砚因生产于歙县而得名,是砚中的上乘珍品。唐代开元年间,歙砚之名始传,并流行全国,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而不衰。“石质坚韧、温润莹洁、纹理缜密,抚之如柔肤,扣之似金石”是歙砚的特点。歙砚雕刻精湛,造型浑朴,刀法挺秀有力,美观实用大方,历来被文人墨客誉之为罕世珍宝。歙砚石质美如碧玉,腻如肌肤,暗含锋芒,缜涩发墨,油润生辉,具有下墨快,不损笔锋,墨水不干等特点。因此有“龙尾歙砚天下冠”之说。歙砚雕刻具有徽派石雕的风格,即浑厚朴实,美观大方,刀法刚健,花式多变。它的图案,多取于黄山胜境、新安风光、小桥流水或神话传说、名人逸事等。

歙砚曾作为国家礼品,先后赠送越南胡志明主席、朝鲜金日成主席等外国领导人。近年来,歙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歙砚生产和核心技术予以保护,先后投入资金450万元用于歙砚的砚石探矿选测、开采生产,传统技艺的收集整理以及科研项目和传承人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另外,歙县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一座徽墨、歙县博物馆,建设完整的歙砚原料生产基地,保存完整的歙砚生产工艺,培养新一代的制砚人才。

 

(七)宣笔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宣城市

宣笔制作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名将蒙恬南下伐楚,途经中山(今宣城市一带),见山中兔肥毫长,又盛产竹子,遂命人逮兔取毫,以竹为管制笔,世称“蒙恬笔”。司马迁《史记》中载“蒙恬军拨中山之毫,始皇封之管城,世遂有名”。蒙恬笔亦称“秦笔”。隋开元九年,宛陵改称宣州,遂改称秦笔为宣笔。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文房四宝的制作进入鼎盛时期。唐时的安徽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所制“宣笔”十分精良,深为士林称道乐用,并成为朝延贡品。历代涌现了诸葛高、诸葛元,诸葛渐、诸葛丰及吕道人、吕大渊、汪伯立、张迂等制笔能手。至元代,制笔技术被统治者视为“雕虫小技”,笔工被称为微不足道之匠人,尤其是战争频繁,大量宣州笔工南流至湖州,湖笔继起,宣笔的显赫地位逐渐被湖笔所替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宣笔的生产技艺得到恢复和发展。以泾县宣笔厂“三兔牌”宣笔,宣州“张苏制笔”为代表的宣笔深受吴作人、刘海粟、李可染等书画家们的喜爱和赞誉。所制“宣笔”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西欧、北美等地。

宣笔选毫精良,毛纯耐用,刚柔适中,“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尖、圆、齐、健”四德兼备。宣笔一般按制作原料和弹性强弱分为软毫、硬毫、兼毫三大类,笔管以竹、木、牛角、瓷、象牙等为主,讲究“心圆管直”。雕刻简洁、清丽,不事繁溽。

宣笔,自蒙恬创制,经汉魏晋历代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成熟的传统手工制笔技艺,最终成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象,推动了中国传统书写绘画艺术事业兴起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八)纸笺加工技艺

申报单位:巢湖市

传统加工纸工艺是我国造纸发展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世界造纸发展史上亦具一定地位。既使在现当代,仍然是书法、绘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

传统加工纸就是通过染色、施胶、填粉、施蜡、托裱、洒金、挣平、水印、描绘等多道工艺将原手抄原纸(生纸)做成加工纸,目的是为了更适合书写、印刷或为书法、绘画所需,增加艺术性和观赏性,提高文化内涵。传统加工纸的工艺产品主要有:手绘描金粉蜡笺、造金银印花笺、泥金笺、木板套色水印笺以及绢笺、砑花笺等。

巢湖掇英轩近年来致力于一些失传多年的对现今尚有实用价值的传统加工纸名笺进行恢复性的研究生产。1999年成功地将失传多年的传统加工纸名品——手绘描金粉蜡笺恢复生产。荣宝斋评价手绘描金粉蜡笺:“……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其制作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为目前同类产品中佳者”。2002年,其制作工艺被中科院“九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收入其中。 2000年巢湖掇英轩与中国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与该系有关课题组的合作,成功地复制了明代“造金银印花笺”,并在《中国印刷》上共同发表论文《造金银印花笺》。央视10套《走近科学》栏目对此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了记录、采访报导,其制作工艺也被中科院主编《造纸与印刷》一书收录其中。

 

(九)桑皮纸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安庆市潜山县、岳西县

潜山县官庄镇世传的一种全手工制作的桑皮纸,为2004-2005年故宫大修时的特选材料。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潜山县周边地区就生产皮纸,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当地的土特名产。该纸因时代而名,称为汉皮纸。主要产地在龙关、槎水、黄柏、官庄,年产量逾300万刀。规格分“大汉、中汉、小汉”三种,全为手工工艺生产。工艺流程为选料、蒸煮、拣皮、制浆、帘捞、焙烤等。特点是柔嫩、拉力强、不断裂、不褪色、防虫、无毒性、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裱褙、典籍修复、包装、制伞和文化工艺品。

古时生产的桑皮书画纸销往印度、日本等国家,定名为“官庄书画纸”。俗称“仿宣纸”。官庄书画纸以优质野生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性能独特,洁白平整,拉力大、润墨程度适中,润墨、积墨效果好,久藏不变色,可书、可画、可裱,既是书法美术理想的文房一宝,又是出版复印难能可贵的纸张。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对潜山桑皮纸画纸通过使用和鉴定,予以高度评价。

2004-2005年故宫大修时,国家投资800万元,让故宫专家到各地民间寻访手工桑皮纸。官庄桑皮纸在二十多家纸样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仅有的“倦勤斋用纸”纸例。

潜山县桑皮纸制作工艺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它是古人集体的科研成果,经过数代多家造纸作坊的秘密传承,缜密改良,精心保护,至两百年后的今天再现辉煌。

 

(十)漆器髹饰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屯溪区

徽州漆器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徽州漆器中的螺甸漆在宋时被誉为“宋嵌”,而菠萝漆在南宋曾作为贡器。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这时期雕漆、漆画、金漆、

雕填、戗金、螺甸、百宝镶嵌等形式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至今的漆工专著。

徽州漆器早期主要产地在歙县、岩寺(现徽州区)等地。明清时期,随着徽商大量到扬州经商、发展,许多漆器艺人亦来到扬州,后来并发展为著名的扬州漆器工艺。民国以后直到现在,由于屯溪逐渐成为徽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店铺及艺人转移到屯溪发展,漆器工艺也不例外,屯溪开始成了漆器工艺制作的中心。

徽州漆器工艺历史较为悠久,早在唐代就以漆器闻名,徽州漆器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生漆(植物漆)、桐油、木材、麻布、贝壳、各种天然色彩的玉石、金粉、金箔、金丝以及牛骨、瓦灰、棉纸、猪血等。 

徽州漆器与中国传统工艺漆器一脉相承,镶嵌漆器是用产自全国各地的天然彩石、贝片、牛骨、蛋壳、珍珠等,通过锯割、雕刻、开纹而嵌在漆版上。纯粹在漆器地色是用彩色绘制图案的,称为彩绘漆器。只用贝片镶嵌在漆版上,与地色一样平整的,称为平磨螺甸漆器。

1959年,屯溪工艺厂数位老漆工赴首都,为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制作漆画屏“百子图”。 1978年,俞金海研究复制出久已失传的“漆砂砚”,赖少其称赞其“功同天造”,作家端木蕻良则尊俞金海为“楚漆国手”。菠萝漆砂砚在1984年获省“轻工旅游优秀新产品”称号。骨石镶嵌屏风、四大美人屏风在1986年分别获省“优质产品”、国家轻工业部“百花奖”。

 

(十一)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

徽州建筑是积淀了两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丰碑,而徽州建筑传统技艺是铸就丰碑的关键所在。徽州建筑传统技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技艺,融合了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与艺术成分,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其他门类的技艺不可替代和比拟饿,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堪称民间鲜有的艺术瑰宝。

徽州建筑传统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秦汗时期,那时流行的还是一种“穿斗式”建筑,发展到宋朝时,建筑技艺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融“穿斗式”与“抬梁式”于一体,建筑技艺有了较大的提升,到了明代形成了内设“天井”三间五架这种模式的建筑格局,并基本形成固定模式,徽州建筑传统技艺也基本趋于稳定,并按照以师带徒、口传手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徽州建筑传统技艺是徽州工匠维持生计的无形财富,徽州古代工匠以砖、木、石、铁、窑五种匠人组成“徽州帮”。

这些工匠凭借锯、凿、尺、刀、板、锤、铲等各式工具开展工作,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徽州建筑传统技艺同时得以展示。

各工匠均有明确的分工,铁、窑两种工匠为建造房屋提供建筑材料,砖、木、石三种工匠相互配合,具有负责工建造。基本程序如下:

石匠施工程序:挖脚——采石——砌石基——制作安装细料等。

木料施工程序:出山料——起工驾马——画墨接——排料——竖屋请梁——理柱等。

砖匠施工程序:拌制灰泥——砌筑——抹灰——地面施工——屋面铺砖、盖瓦等。

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是徽州中的最精华的部分,彩画艺术也被很好地应用到了徽州建筑上面。

改革开展以后,建筑遗产资源受到了重视和保护。一批古建公司相继成立。一批民间老艺人被重新组织起来,并开始收徒传艺。徽州建筑传统技艺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十二)红茶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祁门县

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产自安徽省祁门县。

祁门产茶历史悠久,可远溯至南北朝时。到了清代光绪初年,因国际茶叶市场绿茶销路不畅。祁门茶区以南乡贵溪人胡元龙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于光绪二年(1876年),创制红茶成功。祁红一经问世,即以其超凡出众的品质蜚声中外, 1915年,祁红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最高金奖。1987年,祁红再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金奖。两获国际最高奖,屹立世界茶叶之巅。祁门也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

传统的祁门红茶,全靠手工制作,上乘的质量,取决于手上工夫,所以祁红又叫祁门工夫。祁红制茶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部分,其中初制又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道工序。精制有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没有10年以上的经验、不下一番苦功,是制不出好茶的。

成品祁红,外表色泽乌润,条索紧细,锋杪秀丽。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最具魅力的是香气,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果香,并带有蕴藏的兰花香,清香持久,独树一帜,被誉为“祁门香”,祁红也因此名列世界3大高香红茶之首。

百余年的历史,百余年的辉煌。1979年7月,一代伟人邓小平视察黄山,说道:“祁红世界有名!” 199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出访前苏联,又特地挑选祁红为国礼。随着时代的发展,祁红厚重而灿烂的历史,不断增添着一笔笔绚丽的光彩。

祁门红茶作为中国茶叶的杰出代表,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内外茶叶市场行情影响,出现了销路不畅,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后继乏人等问题,为此,祁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发展规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使祁红这一在世界茶叶界最负盛名的品牌得到振兴。

 

(十三)绿茶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市黄山区、六安市

黄山毛峰

高山出名茶,黄山自古以来就是名优茶的生产基地。早在明清年代,就有僧人采制高山野茶,就被山民接受,手工制作了历史名茶北源茶、紫霞茶和黄山云雾茶。

清光绪元年(1875年)“谢裕大茶行”创始人谢正安〔1838—1910年,徽州漕溪(今徽州区富溪乡)人〕集他多年种、采、制茶之经验,带领家人于“清明”前后到充头源一带高山名园,选择一些肥壮嫩芽叶,经过“下锅炒(杀青)、轻滚转(揉捻)、焙生胚(毛火)、盖上圆簸复老烘(足火)”的精心制作,制成形似雀咀,汤色清澈,沁人心脾的新茶叶。由于“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先取名“毛峰”。“毛峰”运到上海被英国茶商称赞,名扬上海,并打通外销渠道,成为“名震欧洲”的佳品。后来“毛峰”产地扩展及整个黄山南北麓,“毛峰”也改名为“黄山毛峰”。解放后,黄山毛峰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195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获商业部名茶称号,1983年获外经部“荣誉证书”,1986年被外交部选定为礼品茶。

黄山毛峰制作工艺的价值在于其传统手工技艺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使用价值。黄山毛峰自创制至今已有1百多年的历史,它超群的自然品质和精堪的手工制作工艺使黄山毛峰逐步成为烘青绿茶中的佼佼者。它的制作工艺对后期烘青类绿茶的研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为徽州人独特的茶礼、茶仪、茶艺、茶会、茶德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山区茶农的重要经济来源。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谢正安的玄孙谢一平,继承祖业辉煌,1993年于黄山毛峰发源地的漕溪创建了黄山市徽州漕溪茶厂,并于1995年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漕溪”商标。

“漕溪”牌黄山毛峰于2002年获得了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并连续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安徽名牌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茶王”、第四届国际(韩国)名茶评比金奖、中国(上海)精品名茶博览会绿茶类茶王等一系列的荣誉和称号。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S食品安全认证、有机产品认证。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中国烘青绿茶(尖茶类)中的极品名茶

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主产地高峰鼎立,群山环抱,林木苍郁,翠竹婆娑,常年云雾缭绕,宜茶环境得天独厚。

太平猴魁创制于清末,此茶品质为尖茶的魁首,又首创于太平县猴坑,故定名为“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采摘之考究,标准之严格,在我国名茶中亦属魁首。清晨朦雾中上山采茶,雾退即收工,一般只采到上午10时。采茶拣尖要做到“四拣八不要”。制作工艺分采摘、拣尖、摊青、杀青、整形、烘干等八道工序,烘干又分子烘、老烘、打老火。全部手工作业,投叶量极少,手势轻巧,还要适时调整火候,变换手法,使茶叶形成独特扁直状。

太平猴魁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成茶扁平挺直,魁伟壮实,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独特的“猴韵”,汤色嫩绿明澈,叶底黄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太平猴魁以其优异的品质,驰名中外,屡获殊荣。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荣获金奖。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作为国家礼茶调拨。195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2004年在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上摘取“茶王”桂冠,轰动茶界,名扬四海。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表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传统手工制茶杰出代表。根据六安史志记载和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所列名品,六安瓜片出现在清中叶,是由六安茶中的“绿大茶”演变而来。清朝,六安瓜片列为名品入贡。

六安瓜片茶生产地位于大别山北麓,裕安区黄巢尖周围。海拔400—600米的气温、光照、降雨、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别适宜六安瓜片茶树的生长。极品“六安瓜片”主要分布在裕安区西河口乡龙门冲、十八盘村,独山镇长竹、石板冲村及石婆店镇河家湾等8个村。

六安瓜片采制过程分为采摘、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七道工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拉老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对形成六安瓜片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最大。由于六安瓜片生产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特别是拉老火的技术掌握非一日之功,年轻人不愿学,后继乏人。六安瓜片适制品种为六安独山中小叶种,由于其它茶叶品种引进,而独山中小茶叶树品种提纯复壮工作进步缓慢,适制品种退化严重,原汁原味的六安瓜片几近消亡,面临濒危状况,亟待保护。

 

十、民俗

(一)珠算(程大位珠算法、珠算文化)

申报单位:黄山市屯溪区、中国珠算心算协会

算盘与珠算文化是典型的中国文化。黄山市屯溪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珠坛的珠算宗师程大位的故乡,中国第一座国办珠算资料馆——程大位珠算资料馆设立在黄山市屯溪区,已在中国乃至世界珠算史上发挥重大作用的、集珠算算理算法之大成的珠算巨著《算法统宗》就在屯溪区问世。

“珠算”之名,最早见于相传为汉徐岳撰、北周甄鸾注的古算书《数术记遗》中。自那以后,在筹算和游珠算盘(古算盘)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进和发展,诞生了珠算。今式算盘,大约出现在商业繁荣的北宋,流行于元代,普及于明代。明代出现了多种珠算书籍,其中,程大位《算法统宗》集珠算之大成,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也就在明代,我国珠算东传日本、朝鲜诸国,对那里的数学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全国每天同珠算打交道的达数千万人” (王丙乾语)。计算,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会珠算终生受益,这也正是珠算的魅力和珠算光明前景的生命力所在。珠算具有多种功能,特别是珠算启蒙功能,现代计算机不能完全替代。珠算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是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抬阁(肘阁抬阁)

申报单位:六安市寿县、阜阳市临泉县

     肘歌、抬歌,属于民间舞蹈谱系。是集舞蹈、音乐、戏剧、绘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由民间舞蹈中地面演出节目发展衍变而成形。

    抬歌,诞生在民间,集群众智慧的结晶,艺术与惊险并重。巧妙地利用千花万卉、四时瓜果、生活器皿、家禽游鱼、古代兵器、结合剧情、装饰道具、惟妙惟肖、以假乱真,充分展示新、奇、巧、险,吸引观众争相观看,深受群众的喜爱。

    节目题材十分广泛,或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水浒》、《西游记》或取材于戏剧、传说及生活趣事。节目十分丰富,又特别适合表演大场面,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少则3、5人,多至10多人不等,如《回荆州》、《游西湖》等。建国后,一批艺人根据新生活又进行创新,丰富节目,如《柳河湾》《高山下的花环》、活报剧《打倒杜鲁门》等。

    肘歌由表演者执撑者两部分组成。执撑者多为青壮年。身负一个制好的铁支架,在身上绑牢。身穿道袍遮掩,从一袖筒中露出,根据节目内容,选择以鲜花、瓜果、禽鱼、器皿、兵器等装饰铁架,以假乱真,给人错觉。表演者均选4—6岁少儿。固定在铁支架上、着戏剧服装。公母榫眼与执撑架相扣。扮作戏剧、传说、故事人物。此种舞蹈形式,上下配合、灵活方便、边走边舞、可行可停、可下架休息。因其新鲜、奇巧,与灵活,深爱群众的喜爱,演出数百年不衰。

    节目多取材于戏剧故事、传说,如《刘全进瓜》、《孙悟空盗桃》、  《天女散花》等,其中《孙悟空盗桃》又暗藏机关,表演者可在架上翻跟头,更以她奇巧机关吸引了更广泛的观众,竞追踪观看,以破解悬奥。

    肘歌是抬歌的姐妹艺术形式,常常与抬歌联袂演出,演出时由民族器乐八音班伴奏(包括锣、钗、大鼓、小鼓、笛、哈巴狗等),演奏民间小调、地方戏曲音乐、喜庆、欢乐、奔放,具有浓郁的乡士气息和地方特色。

肘歌、抬歌这颗民族民间艺术璀璨明珠,深受广大群众之喜爱,在皖西北及豫东一带,方园二、三百里广阔的大地上,绽放璀璨的光彩,陶冶了人们情操,凝聚人心,也展示人们智慧的光芒。

 

(三)界首书会

申报单位:阜阳市界首市

界首市苗湖书会是界首文化艺术上的一个独特的“盆景工程”。苗湖书会的举办地在界首市任寨乡的苗湖村。

清嘉庆年间,据今大约200年左右,唱坠子翁的艺人苗本林,发起了苗湖说唱会,当时参加演唱艺人有苗湖村三人,邻村五人。

1939年,第六代传人苗元普为纪念第一代发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诞辰,把闰年的农历六月六定作苗湖书会,一唱就是五天,迎来四邻八乡的群众,相当热闹。此后,苗湖书会经过不断传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文革时期,受政治运动的影响,一度沉寂。

1985年,著名艺人苗清臣联络周边市县的著名艺人多人,在界首市委、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任寨乡政府、界首市曲协的扶持和帮助下,重新举办苗湖书会。苗湖书会每届五天,方园几十里的观众前来观看演出。并且吸引了周边几百里地的曲艺演员参加演出。山东曹县、江苏坯县、湖北大悟县、河南周口地区、阜阳地区各县市、宿州地区的曲艺人相继赴会演出。

书会演唱的曲目多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涌现的新人新事。如宣传邻里和睦,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破除迷信等内容的节目。目前,书会已演出新曲目106个。创作新曲目150多个。这些新曲目在历届书会上,均获得群众的好评。“苗湖书会”演唱的曲目,特别是鼓书、评词等道具简单、演唱方便,可就地取才,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特别适合农民口味,易于传承,曾有取瓢、盆当鼓之娱。

 “无时不说,无处不唱,无人不乐”是界首苗湖书会自娱性的重要体现,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实写真。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一曲鼓书说唱,宣泄着内心的情感世界,或高亢明快,或凄婉悠扬;性情炽烈,愉悦心胸,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特别是一些精悍的鼓书小段新作,教育人们惩恶扬善,尊老爱幼等。在今天快速发展的时节,仍不失其重要意义。界首市苗湖书会承载着地方曲艺和稀有曲种的交流与发展的重任,是树立区域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品文化资源。

 

(四)肥东洋蛇灯

申报单位:合肥市肥东县

洋蛇灯所在区域为肥东县解集乡大邵村。一个美丽的传说产生了洋蛇灯。大邵村位于东山山沿,村风淳厚,民风纯朴。六百多年前,即元末明初邵姓婆媳为躲避元兵迫害,在一山洞栖息。不巧正好遇到明兵追赶元兵,元兵见这一山洞也到山洞藏身,见婆媳二人,欲图不轨,这时,山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直扑山洞,口吐蛇珠,直逼元兵,元兵惊散逃遁。婆媳得救,相安无事。三月后媳妇生下一子,取名“思明”。当邵思明至18岁时,母亲告知其事,邵思明为知恩图报,发动全村扎洋蛇灯玩耍,纪念这一逢凶化吉的日子。

蛇神用竹篾成鳞状,外蒙白布,不会鳞,蜡烛插在一个圆形的上下垂直能转的直径上。不论侧旋,还是翻滚,烛心始终朝上,蛇珠亦能上烛转动。

出灯时,前面四对牌灯,一对写风调雨顺,一对写国泰民安;一对写洋蛇灯的来历,一对写灯艺简介,牌灯后有两个“三眼铳”,装置火药,以炮助威。后面紧跟20管笛子,两个大抬鼓。

头出音乐鼓点平缓。尾出,音乐鼓点轻快,流畅。头尾双出,音乐节奏急促铿锵亢奋,给人以超乎寻常、振奋人心之感。

舞蛇时队员们齐心协力,上下翻腾,大有金蛇狂舞之感,盘起的宝塔有6米高,洋蛇腹内,烛光闪烁。

仪式结束时,在洋蛇回村大约离村一里处,用三眼铳鸣炮迎接,邵姓人家,张灯结彩,给蛇神洗尘。

邵姓代代相传,每18年玩一次,每一次增加一节(1.60米)现洋蛇灯长度已达104米。洋蛇灯工艺技巧复杂,绑、扎、凿、勾、翘、压等方法,其它方法无可替代,全凭老艺人的经验,师徒传承,难以用文字形容。 

上一页


 

安徽书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1004941号 ( 皖ICP备07500465号 )

读者服务部QQ:82313382   编辑部QQ:1078983702   QQ邮箱或ahshuhua@sohu.com